河北大城工业园区(前身为大城摩配园区)辖四个村街、一个市场,幅员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8297人,耕地9228亩,是一个以产销摩托车配件为主的专业市场。1999年经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立河北省摩配技术民营科技产业园区,2006年3月被河北省政府确立为省级工业园区,同年4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大城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建成1.2平方公里。
近年来,园区工委、管委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和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工业强县”和“创新大城”大讨论活动要求,坚持“工业强区、项目立区”,增上项目“突出大不放小”的发展思路;认真遵循“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工业支撑、二三产联动”的发展定位,以“工业为核心,民营为主体,园区为平台”,努力把大城工业园区建设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目前,大城工业园区正在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已经成为大城县域经济的特色行业之一和骨干支柱产业之一。
发展经济,造福一方
自2005年以来,园区新上生产加工型企业61家,总投资5.93亿多元,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结束了园区2000年以前只销售,无加工、少生产加工型企业的历史,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园区经销门店和工业企业达685家,生产加工型企业140家,年纳税近千万元,营业额达7亿元。
目前园区经销、生产40余种进口、国产摩托车全部型号的上万种配件,可生产除轮胎外的全部摩托车零配件,其中有24种产品分别获省市名牌产品称号,有20余种产品获“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15种新产品在国内、国际新技术博览会上获奖,大城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摩托车配件集散地。园区经济为群众创造了11000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园区所属村街和周边村街群众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道路。2005年,园区内村街人均收入突破了4200元。
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园区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园区所属村街“两委”班子思想坚定,工作热情高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农民群众人心思进,社情、民情稳定,群众思想健康向上;教育、卫生及文化娱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实现了质的提高。 2005年至今,园区投资8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一是投资530万元完成了总长4397米的园区一期起步路建设,初步构成了“一横一纵”的路网框架,为企业入驻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二是结合市场基础设施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投资130万元,新建、改建市场、村内及村外街道30余条,4.5万平方米,新建吃水及排水管道、沟渠3200余米,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市场服务功能;四村街种植各种树木1.6万株,安装路灯30余盏,修建了小花园,购置了健身器材,修建了垃圾池。三是投资40万元完成了阜草中心小学后期建设,维修东阜小学校舍103间,新建付庄、黄得务村2所幼儿园,全面实现了学前三年教育;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了教育、教学安全。四是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为村民创造洁、静、亮、美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投资60余万元兴建了图书室、健身场、娱乐园等文化体育设施;成立了村街业余文化表演队,农闲及逢年过节时舞一舞、乐一乐,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占领了广阔的农村阵地,又避免了饱暖生闲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巩固了在全国摩配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园区先后于2003年4月14日至16日和2005年9月8日至10日在廊坊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23届(春季)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和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第23届(春季)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在廊坊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及国外的1000余家客商参展,参会客商三万余人,为历届之最。会上合同交易额达2.5亿元,实现了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客商最多、效果最好的目标,期间,中央、省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云集廊坊,对大会进行了集中报道,并对这样规模的大会由一个民营科技园区承办给予充分肯定。这两次会议完全采取市场化、专业化、民营化、国际化的运做方式,以汽摩产业为依托,以拉动行业发展为目的,打破已有的传统办会模式,努力探索办会新方式和新途径的重要举措,使招商会议真正成为拉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两届摩配交易会进一步提升了河北省、廊坊市和大城县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和形象,进一步把大城、廊坊、河北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为大城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与外界开展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新的桥梁。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大城工业园区工委、管委赢得了党员干部及群众的信任,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既维护了园区稳定,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目前,园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